示范中心先进教学成果建设情况(2018-2022年)
序号 | 成果名称 | 级别 | 团队成员 | 获得年份 | 证书编号 | 应用情况 |
1 | 理工交叉融合导师团队的构建及杰出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究与实践 |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| 吴晓宏、李杨、卢松涛、王群、刘宇艳、韩晓军、于淼、姚忠平、张兴文、王锐 | 2022 | HLJGJ2022030 | 服务学生千余名,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共6部 |
2 | “思政引领、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、赛创结合”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|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| 白永平、贺金梅、徐伟丽、姜再兴、王晶、孟令辉、黄玉东 | 2022 | HLJGJ2022032 | 学生获 “互联网+”大赛金奖等共计57项;自主创立5家高新技术企业,2021年产值超2.7亿元 |
3 | 思政引领、四轮驱动的混合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|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| 李欣、张立珠、李宣东、肖鑫礼、张潇、郝素娥、李中华、周丽、姜艳秋 | 2022 | HLJGJ2022117 | 在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11项;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5篇,授权发明专利2项。 |
4 | 传承工匠精神,多维协同育人,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双创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| 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| 徐平、王宇、吴亚东、杜春雨、张彬、齐殿鹏、周丽、宋元军 | 2022 | CG202201075 | 形成30个校外联合双创平台和实习实践基地,孵化学生创办企业5家 |
5 | 思创同行:面向卓越化工双创人才培养全链条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|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| 徐平、王宇、李春香、吴亚东、杨春晖、杜春雨、张彬、周丽、于艳玲、宋梁成 | 2022 | HLJGJ2022118 | 培养100余名学生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竞赛奖励 |
6 | 打造“理论+实验”金课,科教融合助力化学类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|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| 张兴文、陈刚、王宇、王群、周玉祥、 吴金珠、裴健、孙净雪 | 2020 | HLJGJ2019097 | 累计服务学生在线学习超过19.0万人次,出版了《无机化学-物质结构基础》数字化课程1门。 |
7 | “一体两翼”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|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| 李欣、徐平、于艳玲、姜再兴、王进福 | 2018 | HLJGJ2017079 | 近四年800人参与双创,在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5项 |
8 | 电化学原理 | 国家级一流课程 | 左朋建、赵力、尹鸽平 | 2020 | 2020130462 | 培养了包括120余位的杰出人才,出版《化学电源》《电化学综合实验》等教材 |
9 | 无机化学(1) | 国家级一流课程 | 张兴文、王宇、周玉祥、方习奎、李德凤 | 2020 | 2020117153 | 在线服务学生超过8.5万人,出版《无机化学——化学反应原理》数字化课程1门,并入选“哈工大抖音公开课” |
10 | 仪器分析实验 | 省级一流课程 | 李宣东、张红霞、周丽、王进福 | 2021 |
| 受益学生近3000人,被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借鉴 |
11 | 无机化学(2) | 省级一流课程 | 王宇、徐平、盛利、齐殿鹏、李德凤 | 2021 |
| 培养学生1000余人,出版《无机化学》数字教材、《高等无机化学》两部 |
12 | 物理化学 | 省级一流课程 | 果崇申、陈刚、吴金珠、刘婧媛、滕玉洁 | 2021 |
| 年收益学生140人,教材于2022年再版;建立了MOOC在线视频资源。 |
13 | 有机化学 | 省级一流课程 | 孙净雪、杨蕾、夏德斌、孟祥丽、成中军 | 2021 |
| 成果通过虚拟教研室等平台推广至国内其他高校,助力本科生获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1项,发表教学论文2篇 |
14 | 大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计与生产模拟虚拟仿真实验 | 省级一流课程 | 李春香、杨敏、张丹、陈冠英、杨春晖 | 2021 |
| 课程年服务人时数1173,培训考核1000余人次,辐射全国29所高校、研究所 |